一段诙谐幽默的花朝戏、一抹山青水翠的墩头蓝、一盏美轮美奂的忠信花灯……这些根植于河源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星汉灿烂,瑰丽多姿,在坚守、传承与创新中,珍藏着时光故事,讲述着人间烟火。
为大力弘扬河源非遗文化,河源市博物馆联合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重磅推出《人间烟火 河源非遗》系列宣讲短视频。
织布机
在河源市博物馆二楼展厅有一件民国时期的纺车,也叫织布机。旧时的客家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这种纺车,农耕之余纺纱织布,自织自穿。在和平县墩头村,这种传统的手工艺仍薪火相传,而他们织的布匹,因多用蓝草染色,被称为“墩头蓝”。
如果要以一种色彩来代表客家人,那一定是朴实素雅的蓝色。墩头村的“墩头蓝”究竟有着怎么的织染技艺呢?本期短视频,河源市博物馆副馆长叶玉珍将为您讲述这“一抹蓝”。
扫码关注河源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入视频号界面即可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