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馆内动态重要接待媒体之声党建其他

我市首次发现与恐龙同时代的虫迹化石

文章来源:河源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6-06-20  浏览次数:3900

我市考古又有重大发现,市区东江河畔附近发现了虫迹化石。据悉,这是我市首次发现虫迹化石,也是华南地区首次发现虫迹化石。专家称,在广东南方地区发掘虫迹化石尚属罕见。

据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介绍,今年4月上旬,在市区迎客大桥西边恐龙蛋化石埋藏地范围内施工的一位民工,在一块红砂岩地块的表面发现一件隆起的东西,因为不知道是什么所以报告给了市博物馆。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随即将这块灰绿色与褐红色粗砂岩相间的岩石搬回馆里。工作人员用了近2个月的细心修复,才将这件隆起成圆形的化石重见天日,并初步判定其为虫迹化石。
15日,在江西赣州开展地质考察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吕君昌博士获悉这一消息后,专程从江西赶来我市考察鉴定虫迹化石。

经现场鉴定,这块化石被初步确认为7000万年前左右与河源恐龙化石同年代形成的虫迹化石。它的直径约为3.3厘米,“卷曲”在粗砂岩层内的虫迹化石长度无法估算,呈暗灰色弯曲的圆形虫管状。

据吕君昌博士介绍,虫迹化石一般在我国北方地区较为常见,目前已知在重庆市梁平县礼让镇玉石村和黑龙江省宾县北部的松花江边发现有虫迹化石,而在广东河源尚属首次发现,也是华南地区首次发现虫迹化石,而且在南方地区多雨的地方发现虫迹化石的现象非常罕见,这对研究当时河源及华南地区的古生物与古地理环境有着重要的科考价值。

吕博士说,虫迹化石一般为蠕虫或无脊椎动物在河滩、湖边或江边的浅水水体下松软的浅表泥土爬行时留下的痕迹,其“足迹”受长年地下的高温高压而硬化并形成化石,最长的虫迹化石形成时间有上亿年,最短时间形成的化石也要数千万年以上。

杜衍礼表示,市博物馆计划将这块虫迹化石标本在河源恐龙博物馆展出,并将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到实地留存的虫迹化石埋藏地作进一步考察与挖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