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转的客家山歌、典雅的墩头蓝、精美的花灯、诙谐的花朝戏……河源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滋养出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但在文化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在保护非遗原真性的基础上,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呢?
5月25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市博物馆特邀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河源客家非遗手工艺研究与转化团队负责人黄秀丽老师授课,畅谈“河源客家非遗的活态传承”,以讲解、问答及研讨等形式,帮助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了解客家非遗文化,探寻传承保护之路。
报名热线:0762-3618008
活动详情
一、授课主题:河源客家非遗的活态传承
二、活动时间:5月25日周四上午10:15
三、活动地点:河源市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四、主讲人:黄秀丽
主讲人简介
黄秀丽,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河源客家非遗手工艺研究与转化团队负责人,入选河源市青年社科专家库;长期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非遗传承与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致力于河源客家非遗的“双创”传承实践和创新传承人才培养;领衔设计的“墩蓝青衿系列服饰布艺”获评广东非遗服装服饰优秀案例;指导学生在广东省“挑战杯”竞赛中多次获奖,指导学生团队入选“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精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