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人间四月天,市博物馆一楼演播厅气氛热烈、掌声阵阵,这里相约了一场风采绽放的最美童音。4月9日下午,由市博物馆主办,市声音志愿者服务队协办的“我是河源小客家”河源市博物馆首届小小讲解员选拔赛(决赛)在此隆重举行。
时隔两周,40名晋级的小选手们再度迎战,齐齐亮相于决赛的舞台上。这批选手中,年龄最大的12岁, 最小的仅9岁。赛前,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致辞,表示选拔小小讲解员,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感受介绍展览,既能让观众获得全新的观展体验,又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与人交往的综合能力,这项赛事将作为我馆的一项品牌赛事长期开展下去。
决赛由自我介绍、讲一段小故事或介绍一件物品以及才艺表演三个环节组成。比赛中,各小选手自信满满地走上舞台,有的绘声绘声地讲故事,也有的利用道具声情并茂地进行着讲解……为能抢占到入选小小讲解员的20个名额,他们尽情地展示自我,拼声音,拼才艺,尤其是在秀才艺环节,更是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有表演唱歌的、跳舞的、吹葫芦丝的、弹奏古筝的,还有现场绘画、魔术表演等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一一上演。其中,11号选手蓝悦馨以生动的语言、极强的舞台表现力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她一曲投入的钢琴弹唱《当我老了》更是令现场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赢得掌声一片。为此,评委们不禁啧啧称赞,“如今的小朋友真是多才多艺!”
经过几个小时激烈的大比拼,入选名单终于出炉了,蓝悦馨、蓝康绮、郭诗语等20名小选手胜出,获得了由杜衍礼馆长颁发的“小小讲解员”聘书。
名额有限,虽然一半选手遗憾落选,但他们仍自信地表示,“会继续加油,下次有机会还来挑战……”也有不少家长表示,“很感谢市博物馆为孩子们精心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和历练的机会,孩子们通过比赛收获了很多 ……”其实,不管入选与否,在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眼里,所有在舞台上敢于展示自我的河源小客家们都是历史文化的薪火传人。
近年来,市博物馆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志愿讲解等公益性文化活动,本次赛事更是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有益尝试,旨在给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此次决赛的举行意味着首届小小讲解员选拔赛活动圆满落幕了。但这绝不是一个结束的符号,而是预示着以童声传承文化的品牌教育才刚刚开始。下来,市博物馆将会安排入选的小讲解员们进行讲解技巧、形体礼仪、普通话等岗前培训。培训完成后,再统筹安排他们在周末和节假日进行讲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