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恐龙,龙耀东江。23日上午,“2023河源恐龙学术研讨会”正式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古生物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恐龙等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新应用。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古生物学会、广东省地质学会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发来贺信,认为河源恐龙化石产地是国家级重点保护集中产地,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广大研究人员及热爱恐龙的人士提供了一个极富价值的平台,不仅仅是一次学术交流会议,更是构建古生物学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
开幕式上,市文广旅体局二级巡视员、党组书记、局长曾永贞介绍了河源文旅资源及恐龙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的情况。“希望借助恐龙学术研讨会平台,汇聚专家学者智慧,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努力提升河源恐龙的品牌价值和学术价值。”她表示,我市文旅体部门将立足河源恐龙地质遗迹公园建设,依据《河源恐龙地质遗迹公园保护开发专项规划》,争取引进高端的旅游投资企业,共同打造一个由恐龙遗址公园浏览区、恐龙主题娱乐体验区、综合商业配套和康养中心构成的世界级大型恐龙文化产业园,推动形成集科研、文旅、文创、研学为一体的河源恐龙大IP品牌工程。
副市长曹建忠在致辞中表示,恐龙化石蕴藏着古地理、古环境、古生物的丰富信息,是探究生物演变、地层变迁和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河源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在资金投入、政策保障、人才引进、产业培育上对河源恐龙的保护利用和科研科普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全面推动恐龙文化产业与旅游、娱乐、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纪委书记刘光仪认为,河源作为“中华恐龙之乡”,不仅馆藏各种类恐龙蛋为世界之最,还集恐龙蛋、骨骼、足迹于一体,世界罕见,具有极大的科研、科普、人文和社会价值。该所将继续大力支持河源的恐龙科研与产业发展。
为更好地开展河源恐龙地质遗迹资源的科研工作,2022年11月,河源市博物馆(河源恐龙博物馆)挂牌成立了“河源恐龙研究所”,并于2023年8月成功创建“河源市古生物研究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大会期间,“河源恐龙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河源市古生物研究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汪筱林等国内11名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专家被聘请为学术委员会成员。
当天的会议,还进行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的研究进展与化石保护现状》《广东河源恐龙蛋化石群》《黄氏河源龙腕部形态及其功能分析》等涵盖古动物、古植物、古环境的15个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分享了在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并就河源恐龙蛋、骨骼、足迹和菊石等古生物的研究,以及恐龙科普、文创、产业、场馆建设等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