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河源恐龙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东源与市区西北边交界处进行日常野外巡查时,发现两块扁形的罕见古生物化石。这是河源新发现的古生物种,还是大型恐龙骨骼化石的一部分?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有关专家近日将来槎考证。
发现地是一个工地。工作人员在一堆被挖土机挖出来的乱石块中,发现了这两块骨骼化石,其中一块略小的化石尺寸约为6厘米×6厘米,层层叠叠的共有4层,较大的化石长15厘米、宽7厘米,初步鉴定为6500万年前和恐龙同一个时期的古生物骨骼化石。
令人称奇的是,这两块神秘古生物骨骼化石却不是常见的圆形,而是扁的,有着20年博物馆工作经验的黄志青说,以前未发现过扁形骨骼化石,“但也不能排除这是大型恐龙骨骼化石的一部分”。
这是我市第9个发掘到恐龙化石的点。我市发现恐龙骨骼化石最多的是在东源境内,市区南边和古竹等地也有发现,这次的发现,进一步扩宽了我市境内恐龙骨骼化石的发现范围。
昨日下午,河源恐龙博物馆将骨骼化石图片传送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吕君昌博士鉴定。吕君昌表示,这可能是古生物肋骨化石的一部分,但究竟是恐龙,还是其他的古生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据透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权威专家将于6月份来河源,届时将对这两块古生物骨骼化石作进一步研究和鉴定。
据我国著名恐龙研究专家董枝明教授介绍,河源境内已发现了多种恐龙化石,有窃蛋龙类、甲龙类、暴龙类和兽脚类恐龙化石,2010年还发现了华南地区首次发现的巨龙类恐龙化石,目前河源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类型至少已有5种。(记者 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