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馆内动态重要接待媒体之声党建其他

速览广东博物馆2022年“成绩单”!博物馆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前列

文章来源:河源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05-19  浏览次数:4709

       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新热潮。

  在多个出行服务类平台上,今年博物馆门票的预约量都较之2019年有两三倍的增长。而今年的五一期间,众多博物馆录得入馆人数高点,甚至历史高点。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5月16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广东省2022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广东的博物馆数量保持全国第二,博物馆数量和质量也居全国前列。

  那么,在“博物馆热”的大潮中,广东的博物馆,能否借势腾飞,再进一步?

  珠三角非国有博物馆比例最高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省博物馆达377家,比上年增加1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52家、非国有博物馆125家,博物馆数量逐年增加。全省每33.57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全省博物馆馆舍面积达201.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9.15万平方米,场馆设施日益完善。全省有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82家,数量保持全国第二位。

  全省博物馆馆舍建筑面积达 201.16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9.15 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 84.27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3.27 万平方米。库房面积 14.20 万平方米、实验修复面积 1.94 万平方米、教育空间面积 58.31 万平方米、公共空间面积 119.24万平方米。

  从区域分布上看,珠三角核心区 9 个地级市有博物馆 231 家,占全省博物馆总量的 61.3%;沿海经济带东翼 4 个地级市有博物馆 42 家,占比 11.1%;沿海经济带西翼 3 个地级市有博物馆 29 家,占比 7.7%;北部生态发展区 5 个地级市有博物馆 75 家,占比 19.9%。其中,东西两翼的博物馆数量与去年持平,珠三角增加7家,北部增加3家。从地市分布上看,广州、深圳分别有博物馆 69 家、61家,分居全省第一、第二位;梅州、佛山分别有博物29 家、28 家,分列全省第三、第四位;东莞、汕头、韶关、肇庆、湛江、清远、惠州、珠海、河源、潮州、江门的博物馆均在 10-20 家之间;汕尾、中山、阳江、茂名、揭阳、云浮博物馆数量均不到 10 家。此外全省82 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中,有 59 家位于珠三角核心区,占72%,比数量占比高出10.7个百分点,可以发现,珠三角地区仍是省内博物馆资源最集中之地,而且质量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在四个地区中,只有珠三角核心区的非国有博物馆数量与国有博物馆数量接近——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 104 家,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 28 家,非国有博物馆 99家——比例约为1.33:1。其他三个地区两者数据相差则相当大,基本都在4:1至5:1左右。从中能看出,珠三角核心区的博物馆建设在参与主体上更趋多元,结构更加丰富。

  “藏量前三”和“革命纪念类藏量第一”博物馆都在广州

  这些博物馆的类型也呈现很明显的数据差异:历史文化类博物馆 127 家,占比33.7%;综合地志类博物馆 99 家,占 26.3%;革命纪念类博物馆 41 家,占 10.9%;艺术类博物馆 31 家,占 8.2%;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9 家,占 2.4%;考古遗址类博物馆 6家,占 1.6%;其他类型博物馆 64 家,占 16.9%。如果说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作为一个相对专门化的类型,数量少可以理解。那么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仅占比2.4%,应该说是比较低了,参考广东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在全国乃至世界科技领域上的位置,应该说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报告》显示,全省博物馆藏品达259.11万件/套,比上年增加7.13万件/套;珍贵文物87042件/套,比上年增加789件/套。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以113.90万件/套的数量遥遥居于第一位,接下来分别是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的23.55万件/套,和广州博物馆的4.53万件/套。而在藏品数量前十的博物馆中,位于广州的就占了5家,总藏量超过全省馆藏半数以上,其中排名第十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藏量23为2.80万件/套,是革命纪念类博物馆中藏量之冠。而广州市岭南金融博物馆虽然藏品数量没有进入前十,但文物藏品数量高达1.38万件/套,位居全省文物藏品数量第十。

  馆藏珍贵文物最多的前五家博物馆则为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佛山市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的珍贵文物数超过2万件。

  数字化展陈全面铺开社教活动涨势迅猛

  《报告》显示,2022年全省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1095个,比上年增加87个,临时展览1645个。广东省博物馆“三城记——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国际及港澳台入围奖”。推介出25个“2022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其中4个展览入选2022年度全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2022年全省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3416.18万人次,免费开放比例达95.5%。

  展览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联动展览成为一大亮点。VR、AR、沉浸式体验等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应用,“云游博物馆”成为新潮流。2家博物馆项目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领域十大数字化应用典型案例,分别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广东海丝馆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实践案例》及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庄严万象——中国水陆画艺术精品展”VR 虚拟展览》。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运用 VR 技术向观众呈现“海丝路·启明星——阳江木船展”“沧澜帆影——解密南海 I 号”等12 个线上全景式展览;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推出“小文物·大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项目,以线上线下联动的创新模式,深入挖掘和传播红色文化资源,展现农讲所的历史文化与核心精神;南海区博物馆创新推出“在线品鉴”“线上云课堂”“线上导赏”线上研学课程,并运用新技术实现 360°VR实景游览。

  受疫情影响,2022 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有所下滑,全年接待观众 3416.18 万人次,比上年减少 867.15 万人次,下降 20.24%。但全年全省博物馆开展的线下社会教育活动场次虽然比上年下降 2.9%(共1.33万场),但参与人数却比上年增长 47.7%(1518.73 万人次)。此外还开展线上教育活动 1765 场次。可见博物馆服务与教育研学、科普教育等联系愈发紧密,全省也涌现出鸦片战争博物馆系列广播剧“不能忘却的历史”、广州博物馆“营建·镇海楼”研学活动项目等一批高质量社教项目。

  2022 年,全省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3250 款,比上年增长 41%,一批特色文创产品火速“出圈”。如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的“水下考古盲盒”,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的狮舞岭南文创雪糕 2.0 版,南越王博物院的冬奥主题玉璧纪念章,东莞市博物馆的“红荔大吉”系列首饰,深圳博物馆的“改革开放系列”文创产品,南汉二陵博物馆通过馆校合作研发的“百变鸮小”IP形象系列文创等。而多家博物馆推出的数字藏品也获得追捧。

  流动博物馆全国唯一“跨省”走进基层实现区域联动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建设在许多方面开了全国先河。《报告》显示,2022 年,流动博物馆合作单位间展出展览 45 个,共巡展 293 场次,其中实物展 68 场次,图片展 225场次,实物展参观人数约为 69.2 万人,合计参观人数约为 158.7 万人次。新增成员单位 6 个,合作单位为141 家。流动博物馆将展览和活动深入基层,始终坚持带动文博服务走进全省基层博物馆、基层乡镇、村落、部队军营、社区及厂矿等地,实现广东省各区域的联动。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业务跨省的流动博物馆,继上一年完成流动巡展东北项目以后,主办的多个展览在内蒙古、江西、云南、广西等省区展出,一系列红色题材展览在省内外不同场馆开启巡回演出,如迎接聂耳诞辰 110 周年的展览《双星耀中华——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革命之路》从广州鲁迅纪念馆开启全国巡展之路;喜迎香港回归 25 周年的专题展览《风雨广九家国路——广九铁路 111 周年展》在广州铁路博物馆开幕。

  报告也指出,就人均数来看,博物馆数量与广东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还不匹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自然科技领域博物馆建设较为薄弱,多元化博物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非国有博物馆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博物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报告同时指出,随着《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广东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印发,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得到进一步加强,广东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正蓄势待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