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机构设置历史沿革大事记联系我们

河源市博物馆简介  

河源市博物馆(河源恐龙博物馆)是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多件(套),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139件,另不可移动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工作人员45人。该馆是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源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河源市文明窗口、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基层文化先进集体、广东省文化先进集体单位及香港国际交流中心“学在中华”科普教育基地,还与中科院合作共建了“中国古动物馆恐龙蛋馆”。

馆址位于市区城南滨江大道龟峰公园内,东江之畔,坐西朝东,北靠龟峰山,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2008年8月8日奠基,2010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馆楼占地3000平方米,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6米,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总投资6300多万元,其外观设计新颖独特,如同一粒苏醒的种子,盘卧于龟峰山麓,呼应古塔、湖面,依山就势蜿蜒升起,与龟峰塔交相辉映,自然有机的体态加以体量穿插和别致的开窗方式,创造了谦虚、纯净、和谐的形态和富于变化的流动空间,使建筑与自然更加贴近,构造了一个可以让人们醉心欣赏古老文明、自然之迷的文化空间、思考空间。

博物馆主要由陈列展览、藏品库房、公共服务、技术办公、修复研究等功能区域组成。负一至三楼共设9个陈列展厅,展览面积3100平方米,其基本陈列有《恐龙产房》、《恐龙足迹》、《恐龙故乡》、《东江文明之光》、《岭南文明发祥地》、《古邑历代萃珍》、《古邑客家风华》等。

负一层为恐龙化石发掘现场再现场景。

一层展览以恐龙为主题,分《恐龙产房》、《恐龙足迹》、《恐龙故乡》三个展厅及多媒体3D影视厅,分别展出该馆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的17000多枚各种恐龙蛋化石、13具恐龙骨骼化石个体及恐龙足迹化石,体现了我市“三位一体”的独特恐龙化石资源,是名符其实的“中华恐龙之乡”;此外,大堂还展出一具长20米、高8米的大型蜥脚类恐龙骨骼,三条翼龙及活动声效仿真霸王龙等十龙组合模型场景。

二层展览以客家古邑为主题,分《东江文明之光》、《岭南文明发祥地》、《古邑历代萃珍》、《古邑客家风华》四个展厅,分别展出我市出土和征集的各朝代珍贵文物,重大考古发掘、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人文历史,其中有由我市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明代三彩陶罐,客家刺绣、家具、农耕用具等。

三楼设临时展厅,主要承接省流动博物馆及其他各类流动性高规格、高层次展览。

河源市博物馆将努力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作用,促进国内外文化文物交流活动,大力宣传丰富多彩的客家古邑历史文化和具有特色的恐龙文化品牌,塑造良好的文明城市形象,使广大群众共享河源文化惠民发展成果。